電力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排名不分先后):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能源集團寧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張勝利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能源集團西來峰焦化廠煉焦二車間黨支部書記 吳英
全國人大代表、華能濟南黃臺發電有限公司汽機隊副主任、工程師 欒俊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華能集團安全總監 王永祥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核工院總經理 王明彈
全國人大代表、國電投吉電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設備部副主任 李文輝
全國人大代表、新疆華電高昌熱電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化驗班班長 偌爾布亞•斯依提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烏江渡發電廠機械檢修部機械專工 鄭偉
全國人大代表、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生產技術部精密診斷中心組長 曹景芳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團總工程師 羅琦
全國人大代表、中核集團副總工程師、中核四0四董事長 劉士鵬
全國人大代表、中核集團中核檢修焊工師 延財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部部長 張帆
……
電力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排名不分先后):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局局長、黨組書記 章建華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董事長、黨組書記 辛保安
全國政協委員、南瑞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黨委書記 冷俊
全國政協委員、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阮前途
全國政協委員、南方電網董事長、黨組書記 孟振平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劉國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溫樞剛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核工院總經理 王明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電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江毅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核電董事長、黨委書記 盧鐵忠
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電投原董事長 錢智民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大唐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鄒磊
全國政協委員、同方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 韓永江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原子能黨委書記、董事長 辛鋒
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聚變堆核電站技術分領域首席專家 段旭如
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副總工程師,中核工程董事長 徐鵬飛
全國政協委員、三峽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韓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楊長利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能建董事長、黨委書記 宋海良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建董事長、黨委書記 丁焰章
……
部分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速覽↓
全國政協委員章建華: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新征程上,能源發展一定要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此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筑牢安全降碳基礎。持續增強能源生產供應能力,提高自主保障水平,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可靠動能。立足我國資源稟賦,按照先立后破、通盤謀劃的原則,統籌推進新舊能源有序替代。發揮好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加強清潔高效利用,提高對能源低碳轉型的支撐調節作用。
二是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給。有序推進主要流域水電開發,保持核電平穩建設節奏。穩步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優化海上風電基地規劃布局,大力推廣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統,新能源裝機每年增長1億千瓦以上。2030年前,新增能源消費量的70%由非化石能源供應。
三是推動消費側節能降碳。開展重點行業領域能效提升行動,加快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電能替代,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到2025年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達到30%左右。持續擴大綠電消費,促進電力市場、綠證市場、碳市場有序銜接,做好綠證核發全覆蓋。
四是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鞏固拓展新能源產業優勢,推動大型風電、高效率光伏、光熱等技術創新。大力推進小型堆、四代堆等新一代核能技術研發,前瞻性布局受控核聚變。優化能源科技創新機制,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打好財稅、金融等政策“組合拳”,推動形成更強能源創新合力。
全國政協委員辛保安: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為美麗中國建設賦動能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國家電網公司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牢牢把握能源保障和安全這個須臾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保障電力供應,推動能源轉型,統籌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國網貢獻。
他提出,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應綠電,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堅強支撐;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與新型能源體系,為美麗中國建設厚植綠色底色;大力開展綠色科技創新,建設數智化堅強電網,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美麗中國建設增添澎湃動能;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助力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為美麗中國建設筑牢生態屏障;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為美麗中國建設凝聚強大合力。
全國政協委員宋海良:能源融合一定會產生“1+1>2”的效果
能源融合還能怎么融?宋海良提出“四大融合”:一是產業間跨界融合;二是產業鏈內一體化融合;三是要素間交互融合;四是區域間協作融合。
宋海良描摹了能源融合發展的未來圖景——未來能源綠色低碳綜合利用產業將會朝著“交融、數智、聯通”三大趨勢蓬勃發展:“交融”,即多能互補、跨界融合。風、光、水、煤等多種能源形式深度融合,從能源生產、輸送、存儲和使用領域全面調整能源結構,并推動能源與其他行業的有機融合,重塑新的產業生態。“數智”,即數字賦能、智慧物聯。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將深度參與能源全產業鏈設計、建設、運行和決策,并催生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聯通”,即國際合作、互聯互通。各國參與全球綠色治理體系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斷增強,不斷匯聚共建綠色世界的合力。
“我們將全面推動創新驅動、綠色低碳、數字智慧、共享融合‘四大轉型’,系統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三新’能建平臺,以‘能源+’‘綠色+’‘數字+’創新賦能,為建設低碳、智慧、和諧的美好世界貢獻更優能建方案。”宋海良對未來圖景充滿信心。
全國政協委員楊長利:將核電納入我國綠色電力證書體系
“作為穩定可靠的優質綠色低碳電力,核電迄今未被納入我國綠色電力體系,成為唯一被排除在體系之外的非化石能源,這既不利于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也不利于核電行業的長遠發展。”楊長利認為,將核電納入綠色電力體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水電納入綠證的政策實踐也給核電納入提供了有益借鑒。
楊長利表示,由于核電企業無法提供綠證等官方證明,目前難以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綠電消費需求,全社會綠電供應面臨制約。在“雙碳”目標牽引下,全社會綠電消費意識逐步提高。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開始試運行并即將正式實施,使用綠電生產的商品更具國際競爭力,有助于在國際貿易中規避關稅壁壘。國內外減碳形勢促使企業等各類主體對綠電需求不斷增加。“核電每年可提供超過1600億度的市場化電量,是用戶購買綠電的重要選擇之一。”楊長利介紹,核電機組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能極大緩解華東、華南地區綠電供不應求的局面。
楊長利認為,核電未被納入我國綠色電力體系,其參與市場競爭面臨挑戰,進而影響核電低碳價值的有效發揮。“國家發布的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政策要求電網企業、售電公司和電力用戶承擔消納責任,意味著這些主體在銷售或購買核電的同時,仍需同樣承擔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和配額。”楊長利進一步解釋,這實際是將核電與化石能源放在同等地位對待,沒有體現核電的低碳屬性和減排貢獻,降低了用戶購買核電的積極性。未來,隨著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的加速推進以及全社會低碳消費理念的進一步深化,該問題將會對核電參與電力市場競爭帶來嚴峻挑戰。
全國政協委員阮前途:新形勢下推進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國網福建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阮前途表示,新型電力系統是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載體。實現2035年新型電力系統基本建成的目標,需要應對一些新情況:首先,新能源消納壓力劇增;其次,電力保供難度加大;第三,新能源使用成本持續上升。
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服務美麗中國建設,提出以下建議:加快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建設;完善評價體系及技術標準;健全可持續發展的市場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馬永生:建議加大我國深層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力度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馬永生表示,我國在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仍面臨深層地熱開發利用技術水平有待全面提升等問題,建議統籌技術創新,加強地質勘查,加強引領支持,保障深層地熱開發利用有序推進。
對此,他提出以下建議:一是統籌技術創新,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與前沿引領技術協同發展。二是加強地質勘查,摸清深層地熱資源家底。三是加強引領支持,保障深層地熱開發利用有序推進。
全國人大代表劉漢元:建議加快制定電動汽車參與電網儲能的相關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代表認為,未來,儲能所扮演的角色絕不能與現在進行簡單類推類比,今天的配儲只是偶爾調用甚至從來沒有調用,今后的儲能應當成為智慧電網、新型電力系統中一個獨立且重要的組成部分,維持發電端與用電端之間的平衡,成為市場機制下的一項重要產業。劉漢元代表今年有以下建議:
一是建議進一步加大政策驅動力度,補齊歷史“欠賬”,跟上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集中精力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大規模開工建設抽水蓄能項目,尤其是距離負荷中心近、建設周期短的中小型離河抽水蓄能項目。用5到10年時間基本全部完成,同步甚至適度超前于電網的改造升級。同時,繼續開展抽水蓄能站點勘測工作,強化優勢資源儲備力度。
二是建議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新型儲能發展,支持新型儲能參與調峰調頻的投資和建設,引導和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儲能業務,用市場化機制解決儲能面臨的問題。鼓勵并推動部分局域網、微網、自備電網率先實現發儲用一體化方案解決。
三是建議加快研究制定電動汽車參與電網儲能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加快車網互動技術研發,不斷提高電動汽車與電網協調運行的可靠性、經濟性,引導車主參與智能化有序充放電,推動電動汽車以市場化方式參與電網儲能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建議鼓勵共享/獨立儲能電站開展各類交易獲取收益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提出建議,出臺全國性政策,鼓勵新能源企業租用規模達標情況與上網發電量掛鉤;拓寬共享/獨立儲能電站的盈利渠道,鼓勵開展各類交易獲取收益;探索建立容量市場,建立“同工同酬、同質同價”的電價機制;推動儲能高質量發展,推動技術創新迭代發展,完善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建立動態的儲能市場發展監測機制等。
全國人大代表馬曉燕:讓更多人了解真實的煤礦
“當前,煤炭行業閑置或報廢的設備有幾萬臺,如果折合成高強度鋼材,估計有上百萬噸,完全可以通過修復技術進行利用。”全國人大代表、陜煤集團神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曉燕表示,他們做設備再制造工作已有兩三年,但在實踐中發現,標準規范、產學研結合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
馬曉燕認為,在推動煤炭行業智能化建設過程中,應加強對再制造產業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的引導,從信息平臺建設、規范再制造標準體系等,共同推動裝備再制造向規模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薛濟萍:五大措施應對歐盟“碳關稅”
2022年,我國對歐盟出口總額為3.74萬億元,同比增長11.9%。“中國和歐盟都是世界主要的經濟體之一,彼此之間保持著長期穩定的貿易關系。”薛濟萍在建議中表示,“碳關稅”的實施將對我國企業出口歐盟帶來多重影響。
全國人大代表、中天科技董事長薛濟萍提出五條關于應對歐盟“碳關稅”的建議:一是與歐盟保持“碳關稅”溝通協商;二是鼓勵構建綠色供應鏈;三是提高國內咨詢機構國際認可度;四是加快完善國內碳市場;五是引導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王冬勝: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分布式光伏發展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主席王冬勝,就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分布式光伏發展等議題提交了相關提案建議。具體建議如下:
政策落地創新。建議粵港澳大灣區政府部門發揮各自優勢,加強統籌規劃,完善光電基礎數據建設,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的商業化運作,并將光伏應用納入整體發展規劃中,進一步提升光伏在新區建設、舊城改造、綠色社區創建中的應用比例。
商業模式創新。金融機構應與政府部門及各類企業共同建立融資平臺,為光伏項目提供快速融資通道。融資平臺應發揮香港的金融優勢及廣東的產業優勢,助力金融機構對接優質項目。融資平臺應以市場化方式運行,逐步擺脫主要依賴貸款主體信用而非項目質量信用的情況。
綠色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機構應在研究各地已有“光伏貸”產品效果的基礎上,推出年限、額度、利率更加符合粵港澳大灣區特點的“光伏貸”產品。相關產品可以考慮貸款利率與發電量表現掛鉤。還可通過資產證券化將缺乏流動性的產權資產轉換為可交易的投資產品,以低成本資金促進分布式光伏電站流動交易。同時推動項目收益險盡快落地,并進一步豐富保險產品,如推廣光伏電站融資險及發電量損失險等,鼓勵保險機構向符合高質量要求的投保光伏資產提供保費優惠。
全國人大代表鐘寶申:建議加強農村光伏市場質量監察 避免大建大拆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寶申提出,希望農村光伏建設在為農民增收的基礎上符合村容村貌,實現光伏建筑一體化,從而避免農村光伏出現“今天大建明天大拆”的情況。
鐘寶申建議相關部門出臺農村光伏發電項目組件和逆變器等關鍵物料選用標準,大力推廣發電效率高、可靠性高、外形美觀、符合建筑美學、具有防積灰功能的組件產品。開展重點項目示范工程,促進農村光伏高質量發展。
他還建議,制定農村光伏建筑規劃標準、加強農村光伏市場質量監察。相關部門根據“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制定農村光伏與建筑結合的規劃標準,避免農村光伏隨意搭建、拼湊;引導新建建筑、改建建筑高水平安裝光伏;相關部門定期開展農村光伏市場質量監察工作,切實保護農民利益,為“美麗鄉村”建設保駕護航。